越后之龙制霸战国王道 信长之野望14创造威力加强版上杉家开局发展攻略
开局局势与战略定位

上杉家作为战国时代北陆地区的顶级势力,坐拥越后国全境,凭借上杉谦信"军神"属性与越后精锐骑兵,具备极强的野战突击能力。然而开局阶段面临三重挑战:其一,越后国内存在本庄繁长、色部胜长等不安定国人众;其二,东部芦名、伊达、佐竹等势力虎视眈眈;其三,西部与武田、北条的战略缓冲带尚未形成。明智的战略选择应以"稳定后方、东守西攻"为原则,优先完成越后国统一,避免过早陷入多线作战。
关键前三年发展路线
1. 第一年(1546-1547):内政整备与人才整合
开局立即执行"国众怀柔"政策,集中政治力80以上的武将(如直江实纲)对国内未从属的国人众进行外交交涉。优先收服本庄、色部两家,其兵力储备可快速增强军事实力。同时将春日山城、栃尾城设为内政重点,分配奉行发展农业至600石以上,确保军粮储备突破3万石。建议研发初级骑兵科技"蹄铁制造",为后续机动作战奠定基础。
2. 第二年(1547-1548):北陆走廊控制
调集8000兵力沿北陆道西进,以"围城诱敌"战术攻陷椎名康胤的富山城。此战需注意两点:①利用谦信"车悬之备"特性在野战中歼灭敌军主力;②攻占后立即任命长尾政景为城代,维持治安防止国人反叛。同期派遣外交使节与武田、北条达成两年期互不侵犯协定,为后续战略争取时间窗口。
3. 第三年(1548-1549):关东桥头堡建设
集中1.2万兵力东进攻占沼田城,此城兼具战略纵深与资源价值:①控制利根川水系可阻断北条北进路线;②铁矿资源可加速兵器研发。建议在此设置军事据点,配置宇佐美定满等防御型将领驻守。此时需开始培育第二代人才,重点培养直江景纲的内政能力与斋藤朝信的统率值。
中期扩张战略(1550-1555)
1. 西线攻略:压制加贺、能登
当军粮储备达5万石后,组建3支各8000人的机动部队,沿北陆道实施"闪电战":①首攻七尾城切断畠山氏与朝仓氏联系;②分兵控制金泽港切断海上补给;③利用冬季敌军补给困难期发动总攻。此阶段需注意保持与浅井家的友好度,防止近江势力介入。
2. 东线防御:构建佐渡岛防线
抽调水军将领组建佐渡水军众,将佐渡金山产出的黄金用于强化春日山城防。建议研发"石垣普请"技术提升城防等级,同时布置橹、井楼等防御设施形成梯次防御体系。当伊达家开始南下时,可利用地形优势在刈羽郡实施反包围战术。
3. 外交破局:瓦解甲相骏同盟
通过持续赠予武田家名马提升亲密度至80以上,在1553年触发"川中岛合战"事件后,选择"战略撤退"选项保留实力。同时秘密支持里见家对抗北条,当北条氏康主力南调时,可联合佐竹义重实施关东侵攻。
关键战术与系统机制运用
1. 军神特性最大化
谦信每场战斗应亲自带队,通过"神速"指令快速抢占高地地形。当触发"车悬之备"时,将部队调整为锥形阵,配合"突击"指令可造成200%以上的突击伤害。注意保留3000兵力的预备队用于战场救火。
2. 越后之龙政策组合
优先执行"兵农分离"政策(需要3个政策槽),配合"刀狩令"可将常备兵数量提升40%。当领内金山开发度达三级后,可激活"军备强化"政策,使骑兵攻击力额外+10。
3. 冬季作战优势利用
每年11月至次年2月,组织"冬季特攻":①雪地行军速度惩罚对越后骑兵影响较小;②敌城兵粮消耗增加50%;③可触发"踏雪奇袭"特殊事件直接降低敌方士气30点。建议在此期间集中攻打开局阶段难以攻克的坚城。
后期战略转型(1555年后)
当控制北陆五国(越后、越中、能登、加贺、佐渡)后,战略重心需转向近畿地区:①沿北陆道攻入越前,收服朝仓家旧臣组建重装步兵军团;②通过海运将佐渡黄金输送至界港,购买南蛮火炮强化攻城能力;③在琵琶湖北岸建立前进基地,待织田信长崛起时实施战略决战。此阶段需注意维持与德川家的同盟关系,防止关东势力反扑。
通过上述战略部署,上杉家可在1560年前完成北陆-关东-近畿的三级战略布局,最终实现"天下布武"的战国霸业。切记保持谦信每战必出的传统,其高达110的统率值可确保任何战场都能形成局部优势,这正是"越后之龙"制霸战国的核心要义。